李辅燿
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李辅燿(1848年—1916年)[1]湖南湘阴人,字补孝,号幼梅,晚号和定居士中国晚清官吏通奉大夫按察使衔二品顶戴浙江候补道,浙江钱塘江海塘工程督办西冷印社创始人之一。

祖父是两江总督李星沅、父亲是翰林院编修李杭、本生父是李星沅之三子,李桓 (江西布政使),母,大理寺少卿周鸣鸾之女周懋仪,李辅燿生于1848年,道光戊申五月廿九。[2]

完成钱塘江工程[编辑]

李辅燿自幼即聪慧过人,在家庭的影响下,诗书印画无所不精,十八岁中秀才,二十二岁优贡生朝考一等十六名,二十八岁乡试副榜第一名.曾署临武县训导,安仁县教谕,内阁中书(尊称中翰大人)后改官浙江候补道,因圆满完工钱塘江海塘工程,钦加按察使衔,二品顶戴,诰授通奉大夫.1896年第二次赴浙为官,"权盐运使一,权杭嘉湖道者三,权宁绍台道者二,榷温州处盐厘者三,任省防军支应局总办二"(墓志铭,吴庆坻)。[3]

书生本色,筹创西泠印社[编辑]

1904 -1905年间,李辅燿在杭州与丁立诚丁仁父子,叶品三,沈景修,许增,王福庵,外孙唐醉石,胡䦆,吴待秋,吴石潜,吴小冈,王定叔,锺越生,陈静山,季瀛山,日本友人河井仙郎等筹创西冷印社,并将自己的私产小盘谷一地捐赠给西冷印社.现今在西泠印社内还可以模糊地在刻石上看到其次子李庸所书《小盘谷记》。

辛亥革命结束了李辅燿的官宦生涯.他在《辛亥除夕》一诗中写道:

天宇萧寥海国寒,惊心已是岁华阑.余生岂料闻辞诏,后事从今付懒残.酒到杯中都是泪,雪飞窗外不成团.君知今夕为何夕,宣统三年大统完。

他离开温州上海住了一年半,其间和清末的遗老们多有往来,包括他少年时期的同窗好友原军机大臣瞿鸿禨 。民国二年四月回到故乡长沙,其间主持了芋园李家五房对魏家山祖产的分家,民国五年七月初四,病逝于长沙芋园水月林故居,享年六十九岁。

主要著述[编辑]

《海宁念汛大口门二限三限石塘图说》[4]

1881年刊刻成书,这是一本关于清末钱塘江海塘工程的全面总结,其历史价值和水利工程的技术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

《玩止水斋遗稿》何维朴署检,李相钧,李相纶,李相慈1923 /24年编校刋印成书。[5]

诗作279首,词作33首,共312首.起自1872年,同治十一年壬甲,终于1915年,民国四年乙卯。

李辅燿生平的重要史料《李辅耀日记》,总计十卷六十二本,自1875年到1916年,包括李辅燿三个不同时期 : [6] [7]

1,《燕行纪事》1875,光绪元年乙亥,共一本。

2,《回浙日记》又名《怀怀庐日记》自1896 ,光绪廿一年李辅燿第二次到浙江为官至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止,共五十四本(文革中丢失一本,现存五十三本)。《回湘日记》又名《饰待草堂日记》起于1913,民国二年直至其逝世,1916,共八本。

李辅燿生活的年代跨越晚清和民国,日记中记载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,两宫西狩,秋瑾事件,辛亥革命,清帝退位,王闿运赴京修清史,湖南独立讨袁,六君子君宪救国论,袁世凯称帝及下台…等等重要的历史史料。

日记中也包括了李辅燿二次宦游浙江里浙江官场中的好好坏坏,地方政务,各类财税,水利工程,官民治安,民俗文化,洋务运动,教民冲突,西洋科技,官督民办,社会动态等诸多方面,林林总总,不一而足。

日记中还涵盖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方方面面,从用中药发展到用西药,从请中医到请西医,研究分析西医的长处,记录女儿做西医手术的全过程.长孙李青崖去比利时留学的全部过程,长孙媳吴琴清去上海新式女学堂读书.日记中居然抄有一页用中国四位数字编码发给谭仲麟的电报.在日记中,晚清重臣瞿鸿䘛,张百熙谭锺麟谭延闿陆润庠,崔永安,吴庆坻,文化人许增,王闿运,何维朴,王福庵,唐醉石,丁立诚,杨葆光,王云,胡䦆,许星箕等一再出现在日记中。

名门家庭[编辑]

祖父李星沅(1797 -1851)道光十二年进士,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文恭.有《李文恭公全集》

祖母郭润玉(1797-1839),字昭华,号笙愉,别号壶山女士。湘潭人。嘉庆十九年进士、酃县知县郭汪灿女。郭润玉与其姑祖母郭步蕴、姑母郭友兰、郭佩兰,姐姐郭漱玉,皆有诗名,并称“湘潭郭氏闺秀”著有《簪花阁遗稿》

长姑李楣(1819-1883)适何庆涵(何绍基之长子)有《浣月楼遗诗》二卷

李杭(1821-1848)清 道光廿四年(1844)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,著有《小芋香馆诗赋》十二卷

二叔李概(1824-1881)监生

三叔李桓,李辅燿本生父(1827-1792)署江西巡抚,江西布政使.著有《国朝耆献类征》 720卷,李桓. 《寶韋齋類稿》. :100卷

七叔李榛(1840-)监生

十叔李梡(1850-1886)县学附生

弟,李辅焯 (1858-1873)监生 无后,次子李相纶抚

长子李相钧(1866-1923)监生.江苏补用知县

次子李相纶(1888-1959)辅焯嗣子.河南补用知县.书法家

三子李相慈(1900-1974)主事衔.银行家

长孙李青崖(1886-1969)相钧子,监生.1912年毕业于比利时列日大学理工系.翻译家,有《莫泊桑短篇小说全集》,福楼拜《波华荔夫人传》,大仲马《三个火枪手》等

三孙李丹,(1901 -1977)相钧子.1928年里昂中法大学毕业,主修小提琴兼修法国文学,云南艺术学院教授.雨果名著《悲惨世界》译者

孙,李崧峻,(1935-) 相慈五子.青岛海洋学院毕业,烟台教育科学研究院退休.家史"长沙芋园翰墨珍闻"[8],"留得春风属后生"作者

附录一[编辑]

李辅燿功名,官宦生涯编年史(根据日记,诗集编写)

父,两江总督李星沅之三子署江西巡抚江西布政史李桓,母,大理寺少卿周鸣鸾之女周懋仪.李辅燿生于1848年,道光戊申五月廿九.

由于李星沅长子李杭死时膝下无子,遂将李辅燿过继给李杭,故为李星沅之长房长孙,且兼祧了一、三两房

早年1865/1881

1865年,同治四年乙丑四月,禀生

1870年,同治九年庚午八月,优贡

1871年,同治十年辛未春,朝考一等十六名贡生

1871年,同治十年辛未春,奉旨以教职用

1871年,同治十年辛未秋至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申春夏,任临武县训导

1873年,同治十二年癸酉正月至同年夏,任安仁县教谕

1875年,光绪元年乙亥秋,赴北京恩科乡试,任内阁中书

1876年,光绪二年丙子八月,乡试副榜第一

1877年,光绪三年丁丑十二月,由中书改官浙江候补道

1878年,光绪四年戊寅正月,海宁念汎塘工程督办 1878年,光绪四年戊寅夏,塘成,赏按察使衔二品顶戴

中晚年二出浙江为官1896/1912

1896年,光绪廿二年五月,浙江牙厘局会办

1896年,光绪廿二年十月廿二日至十二月十五日(共五十三日)署浙江都转盐运使司

1897年,光绪廿三年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初六日交卸(共八十日)一署杭嘉湖道

1897年,光绪廿三年十月十九日,奉委扎第一次督办温处盐厘局

1899年,光绪廿五年二月初四委署宁绍台道,赴宁波十五日接印,同年九月十三日交卸

1899年,光绪廿五年十月初三奉委会办防军支应局差

1901年,光绪廿七年八月廿七至1902年光绪廿八年七月十五日交卸(共十月又廿日)二署杭嘉湖道

1902年,光绪廿八年八月十五日奉檄仍回防军局办差

1906年,光绪卅二年正月廿五日至三月廿日交卸(共四十四日)奉委三署杭嘉湖道

1907年,光绪卅三年九月初八奉委扎第二次督办温处盐厘局

1908年,光绪卅四年七月初九电委二署宁绍台道,八月十一交卸温州盐局,九月初一到宁波接印

1909年,宣统元年二月十四,到海塘工程局总办差

1910年,宣统二年十一月廿五,第三次督办温州盐厘局

1911年,宣统三年辛亥十月交卸温州盐局,侨寓沪上

1913年,民国二年四月,回到故乡长沙 1916年,民国五年七月初四,病逝于长沙芋园.

参考文献[编辑]

  1. ^ 寻霖,龚笃清编著,湘人著述表 1,岳麓书社,2010.01,第386页
  2. ^ 《湖南省汩罗市高华冲李氏谱》. 五修家谱编辑委员会
  3. ^ 吴庆坻. 《通奉大夫二品顶带浙江候补道李君墓志铭》
  4. ^ 李辅耀. 《海宁念汛大口门二限三限石塘图说》[1]
  5. ^ 李辅耀. 《玩⽌水斋遗稿》[2]
  6. ^ 经济参考报: 一个清朝官员会在日记里写些什么? [3]
  7. ^ 李辅耀. 《李辅耀日记》, 浙江⼤大学出版社, 2014-10[4]
  8. ^ 李崧峻. 《長沙芋園翰墨珍聞》. 作家出版社. 2009. [5]